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栟茶上门女婿、大清名将(镇压起义军)徐晓峰为海安徐氏宗谱作序 沈小洪(原名沈晓峰)根据海安徐氏族

楼主回复
  • 阅读:7643
  • 回复:0
  • 发表于:2023/7/6 6:56:49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栟茶上门女婿、大清名将(镇压起义军)徐晓峰为海安徐氏宗谱作序
沈小洪(原名沈晓峰)根据海安徐氏族谱卷三附录(下)翻译注释

我(徐晓峰)少年时候成了孤儿(15岁母亲去世、16岁父亲去世),不到二十岁就到别的县(指通州狼山和东台县栟茶场)靠笔墨维持生计,每到春秋祭祀大典,族人们济济一堂,衣冠楚楚,举行祭祖仪式,我常常为自己不能参与其中而深感遗憾。后来我坐船从海路北上,到了京城(栟茶王家丈母给徐晓峰准备了大量的资金),一去就是八年,离家时间很久了,和族人们的联系更加疏远。祠堂里郁郁葱葱的松树杉树,巍峨庄严的房屋,儿时我在先人的带领下叩拜祭奠的地方,时常在我梦里出现,怎么能不让我伤心地站起身来呢?

我在远方听说族人们维修祠堂房屋,把荒废的收拾了,把倒塌的整理了,还新建了乡贤祠,我真的暗中高兴,深感老家日新月异,家族后继有人。但是徐氏家谱已经有约100年没有续修了,我很害怕现在子孙分散、失传而导致将来无法查证。我每次写信回老家,都要提到此事,只是相隔2000里路,没办法去尽一份力。


大清咸丰二年(1852)冬天,广西盗贼猖獗(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向内地侵扰,战场上的情况令人惊骇。我得到工部左侍郎兼任代理刑部左侍郎吕贤基大人(1853年兵败跳河自尽,谥号“文节”,获赠尚书衔,工部尚书别称大司空)的保举,参加朝廷的征剿大军,跟随吕大人到安徽前线。当时长江以北的土匪借助广西盗贼的声势纷纷出动,一时间数万人聚集闹事。

我仰仗天子的声威以及大帅的威信,率领孤军深入匪巢,所向披靡,抓获了他们的头领。不久又到江南道监察御史袁午桥(袁世凯的叔祖父,即袁甲三,捻军聚集雉河集,袁甲三命令县丞徐晓峰击破,并抓获了捻军首领孙重伦)军中效力,先后剿灭蒙城、颍上、凤台、霍邱、阜阳、亳州、太和、宿州、寿州、定远、合肥的各个土匪巢穴,大大小小打了20多战,时间将近一年。由于战事吃紧、王命在身,所以没有时间过问家中是否安稳。

等到我领兵驻扎到滁州的乌衣镇时,才收到哥哥徐雨村、侄孙徐竹江的两封信,信中能够看得出远方亲人的真挚情谊,还得知徐氏宗谱已经编辑好了,准备要印刷。当时我正在和广西盗贼打战,在取得驻马河(位于马鞍山市和县)、林母圩(可能在颍上县江口镇林圩村)两次胜利之后,我为此高兴了好几天。

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所到之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然而我徐氏家族自从元朝末年迁到海安,还从来没有遭到战争的摧残,士大夫们享受着先人的恩泽、农民们种着先人的土地,绵延至今,仍然家族保持和睦,讲究尊重祖宗、团结族人的情谊,这真的是一大幸事!


而且我想到家族的和睦友好源于家谱的详细明确,听说家谱里记载了从第14代到第21代的一些在世的族人,如此说来,每年春秋祭祀大典就会有八代子孙聚集在一起,这真的是一大盛事!

将来剿灭盗贼、凯旋入朝、天下太平以后,我要解甲归田(可惜后来他壮烈殉国,1869年圣旨下达,在海安镇建立徐刚毅公祠来永远纪念他,位于徐燿祠右边,栟茶人民也想建,找了两任两淮盐运使,安丰名人陈宝积极宣传徐晓峰在栟茶的功劳,但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建成),和家乡父老们一起谈谈太平盛世,一起对家谱进行研究。比如某某是我兄弟,过去一起嬉戏玩耍,现在头发都白了;再比如某某是我子侄辈,过去曾给予提携的,现在长大了,有出息了。像这样,族人就会感到非常有幸,我也觉得非常有幸,所以尽管军务非常繁忙,我还是很乐意抽时间提笔来写这个序文。

当时是大清咸丰五年也是乙卯年(1855)农历四月上旬的吉日,第15代族人徐晓峰(殉国后赏赐二品顶戴)再三叩拜后撰写。

图片


南沙明远堂文生栟茶沈小洪
来自手机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