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清代栟茶才子于泗时隔十年回家与老友聚会作诗沈小洪整理旧馆联吟:十载远归来,故交复聚首。

  • 栟角沈小洪
楼主回复
  • 阅读:8057
  • 回复:0
  • 发表于:2022/5/5 5:12:07
  • 来自:江苏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如东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清代栟茶才子于泗时隔十年回家与老友聚会作诗


沈小洪整理

旧馆联吟:十载远归来,故交复聚首。高馆日招邀,屐裙供趋走。是谁兴最豪,歌击一声缶。

首先旧馆指什么,我们知道于泗有两个著名的书屋,一个是怡怡草堂,一个是听秋楼。前者是他哥哥于沼所建,他也在里面读书。后者则是于泗本人所建,用于迎接四方文友。如皋才女熊莲曾写词点赞听秋楼。民国初年,栟茶书画家缪德载的犁云馆设于此楼。栟茶大文豪蔡观明也多次住宿此楼,与缪德载谈书论诗,并撰写了一篇“听秋楼记”。该楼坐东朝西,两间而已,非常简陋。我觉得这个旧馆很可能指听秋楼。但是大清嘉庆七年(1802)于泗邀请扬州诗人邵文鸿到自己的怡怡草堂作词,两人喝得酩酊大醉,睡在草堂里,直到早上。说明旧馆也可能指怡怡草堂,尚待考证。

联吟指两人或多人共同作一诗,说明这首诗可能不是于泗一个人所写,而是他和他的朋友们互相接龙而吟成的诗句。但更可能是几个人都围绕旧馆作诗,而上面的这首是于泗所作。

第一句说明于泗曾经离开家乡栟茶十年时间,这十年应该不是如皋,毕竟不算远。从于泗很多诗来看,他去过扬州、镇江、南通市区、如皋、丰利、芜湖、皖江即安庆、板渚等很多地方。对于古人来说,能去这么多地方,又不是去做官和经商的,真的可以算是极为稀少的了。

第二句说明他一回来就把老朋友们喊了过来聚会。于泗这个人非常慷慨大方,也非常喜欢结交四方朋友,即使自己手头拮据也要热情款待。

第三句高馆一词说明有可能聚会地点在听秋楼。招邀即邀请。一个“日”字说明于泗的朋友特别多。其实于泗的才子之名传扬,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善于社交,影响力广。

第四句屐裙一词,裙指下裳,屐指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过去能够吟诗作赋,到处游玩奔走的人应该有一定的财力。“供”疑为“共”。趋走指古代的礼节,小步疾行,以示庄敬。这说明来客都是彬彬有礼的文人墨客,绝非粗野之人。

第五句意思,是谁的兴致最豪放?由此可见他们可能已经饮酒喝醉,有些失态了。

第六句意思是唱一句歌(一声)就敲一次碗盆,可见快乐的场景。击缶,指敲击瓦缶,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缶,瓦盆。

通读全诗,深感于泗对友情的高度重视,不仅远方有很多朋友,而且老家附近也有很多朋友。乾嘉年间扬州著名文人黄文旸为于泗撰写了小传,见于于泗的《怡怡斋诗稿》。我想文中应该对他的重情重义有一番描述,可惜我无法获取这本书。

封疆大吏阮元所编写的《淮海英灵集》收录的几乎都是已故诗人,而于泗是唯一的一个活着的诗人,由此可见于泗的文才之高,在当时江淮地区的极大影响力。当然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么多文友的举荐、传扬,再有才也会埋没的,更何况当时没有互联网,有诗不能发在微信朋友圈。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